2016年全国高考即将到来。今年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(九)》施行后的首次高考,替考、作弊、协助作弊等行为轻则拘役,重则入刑。这将给高考考场带来哪些新变化?“最严考场”有多严?
一、 专项行动打造考场“铜墙铁壁”
“作弊入刑”标志着以法治考的新时代开启,各地防作弊措施再升级,多举措部署“史上最严”高考考场。
二、无线电监测车拦截无线信号
今年,所有考场和考生休息室安装和有效使用防范无线电通讯作弊的设备。并将出动无线电监测车对疑似作弊信号进行拦截、干扰,利用高科技手段防范和打击手机、无线耳机等高科技作弊行为。
三、高校请假制度严防“枪手”
教育部门对所有高校和高中学校进行全面排查,对涉嫌替考服务、招募替考“枪手”的线索进行全面收集,逐一调查。本科高校在高考期间严格请假制度,逐一确认离校学生去向,严防出现充当替考“枪手”的现象。
三、GPS定位监控试卷
确保试卷安全保密,也是高考安全的一道防火墙。高考试卷的运送、保管、分发以及主考等各环节都要求落实到岗到人。在试卷运送方面,采用GPS定位系统进行监控。试卷到保密室后也有实时监控,并联网到省、市招考部门实施监控。
四、考场编排防“熟人串通”
为防范作弊行为的发生,各地在考场编排等方面也是“煞费苦心”。比如要求考场要尽量做到前后左右不是同一学校的学生,以防“熟人串通作弊”。如果考点学生来源比较单一,则会实行异地选拔监考老师。艺术、体育考生单独编排考场,以尽量防止文化考试抄袭作弊行为的发生。